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可持续发展专家潘亮
11月23日,第十一届绿色发展论坛暨2025保障和改善民生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本次活动以“添彩美丽中国 共话民生实事”为主题,由新华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指导,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支持,绿色全域(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可持续发展专家潘亮围绕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布局及全球化发展,分享了比亚迪的实践经验与最新进展。
潘亮介绍,比亚迪自199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逐步形成了电子、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四大业务板块。随着全球能源体系加速重构,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世界产业变革主线,比亚迪提出的“三大绿色梦想”正在成为推动行业深度变革的重要力量。
“我们从2008年起提出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梦想,希望用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迈进。”潘亮表示,十余年来,三大梦想从理念走向实践,不仅引领企业自身发展,也与我国外贸“新三样”的成长高度契合。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突破1420万辆,并于2022年全面停产燃油车,成为首家“彻底告别燃油车”的大型车企。“用电动车治污,是我们坚持的方向。”潘亮说。当前,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已在六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加速推动全球交通体系绿色转型。
在能源侧,比亚迪光伏和储能业务布局全球,为欧洲、北美、拉美、东南亚等地提供储能解决方案,并在多个国家建设绿色能源示范项目。潘亮介绍:“绿色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基础,比亚迪过去十余年的全球布局,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比亚迪保持领先的关键。潘亮透露,比亚迪研发人员超过12万人,每天平均有45件专利申请,相关专利数量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前列。从刀片电池、DM混动技术,到“易四方”体系和智驾平权,比亚迪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让绿色技术逐步从“少数人的体验”变为“多数人的选择”。
“技术不仅属于高端车型,也应成为普惠产品。”潘亮说。今年,比亚迪将多项智能驾驶技术下放至7万元级别的车型,加速推动智能驾驶的普及化。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比亚迪也在持续强化治理能力。潘亮介绍,企业已全面对标全球ESG要求,构建覆盖战略、运营、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并建立了集团层面的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及碳管理体系。
公益和社会责任方面,比亚迪设立了30亿元教育慈善基金,推动新能源汽车教育普及、奖学金计划和青少年科普。企业在生态保护方面连续推进“追光者”自然保护计划,并与多家国际机构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在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比亚迪成为COP30官方合作伙伴,并向会议提供新能源车辆。潘亮表示:“作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我们不仅要推动产业发展,也希望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潘亮认为,全球绿色转型趋势不可逆转,中国企业具备在关键技术、产业规模、市场应用等方面形成更大优势的条件。“绿色发展不是权宜选择,而是面向未来的发展逻辑。比亚迪将继续坚持‘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全球低碳转型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