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祥瑞地,工笔牡丹城。这里是中国麒麟之乡、中国工笔牡丹画之乡 —— 巨野。” 近日,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委书记楚德勤做客新华网《300 秒看家乡》节目,以 “千年麟城・大美巨野” 为主题,全方位推介巨野的历史之厚、文化之盛、生态之秀与发展之机,向全国观众发出 “相约麟城,共赏牡丹芳华” 的诚挚邀约。
节目中,楚德勤从 “有历史、有文脉、有传奇” 切入,生动展现巨野的多元魅力。这里因大野泽得名,是春秋 “西狩获麟” 之地,西汉山阳国、昌邑国曾在此定都,两千多年的县治历史沉淀出厚重底蕴。麒麟台见证 “麟现祥瑞” 的传说,永丰塔、文庙大成殿等 74 处文物古迹串联起时光脉络,国家一级馆巨野博物馆内,1.3 万件馆藏文物(含 297 件珍贵文物)让观众得以触摸千年文明的温度。
作为 “中国麒麟之乡”“工笔牡丹画之乡”“杂技之乡” 等六重文化盛誉的承载地,巨野的文化活力愈发蓬勃。2 万余名农民画师以笔为锄,65 家基层画院与牡丹园相映成趣,《花开盛世》等作品亮相国际舞台,年创作书画作品 150 余万幅,实现综合产值 45 亿元,成为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生动注脚。
巨野的自然之美,藏在山水与田园之间。国家 4A 级景区金山被誉为 “天下之中第一山”,金山春晓、秦洞云霞等景观承载着范蠡、西施的传说;白虎山天池湛蓝如镜,青龙山景区绿水环绕,洙水河公园十里蜿蜒,构成 “一山两湖三河” 的生态画卷。更令人惊叹的是龙美生态园 —— 这片 7000 亩的水域曾是采煤塌陷区,如今成为数十万只鸟类的栖息地,化作生态修复的典范。
乡村则是安放记忆的港湾。22 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383 个和美乡村示范村星罗棋布,“四好农村路”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舒王庄的樱桃、泗兴屯的苹果、龙麟产业园的瓜果飘香四季;600 年历史的前王庄石头寨入选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石头垒砌的院落里,仍能听见岁月的低语。
作为鲁西南的重要节点,巨野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稳居菏泽市前列,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全国 “四好农村路” 示范县等称号。依托 “一二三七” 工作思路,巨野正以文化为纽带,推动 “景点旅游” 向 “全域旅游” 升级:春季赏牡丹作画、夏季游山水秘境、秋季品田园硕果、冬季观非遗杂技,四季主题活动让 “麟城” IP 持续升温,2024 年工笔牡丹画文旅节全网曝光量屡创新高,成为现象级文化 IP。
节目录制结束后,楚德勤与节目组围绕 “文化赋能产业、文旅融合振兴” 展开深入交流。他分享了巨野的发展路径:以工笔牡丹画产业为核心,延伸 “创作 + 交易 + 研学 + 文创” 产业链,计划培育 10 万书画从业人员,打造 “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文化品牌;依托金山、石头寨等资源,推进 “文化 + 生态 + 乡村” 融合,开发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借势非遗杂技、戏曲等元素,创新 “展演 + 培训 + 旅游” 模式,让传统文化 “活” 起来、“火” 起来。
双方还就 “放大麟城品牌效应” 交换意见。楚德勤表示,巨野将持续整合 “麒麟文化、牡丹书画、山水生态、乡村乡愁” 四大优势,通过新媒体矩阵、书画展销会等渠道,让 “千年麟城” 走向更广阔舞台。同时,以 “一幅画带动一座城” 的发展理念,吸引更多投资者共享文化产业蓝海,共绘 “文城相融、景村共生” 的美好图景。
为全面展示各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新华网策划推出了《300秒看家乡》公益活动。活动通过邀请发展具有新亮点、新成就和新经验的城市主要领导参与节目录制,推介家乡之美,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巨野亮相,不仅展现了鲁西南的文化底蕴与生态魅力,更提供了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的县域实践样本。正如楚德勤所言:“巨野的每一笔丹青都流淌着文脉,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机遇,等待与您共赴这场祥瑞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