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家乡品牌故事 探寻产业“长红”路径 2025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行-新华网
2025 08/02 21:13:58
来源:新华网

共话家乡品牌故事 探寻产业“长红”路径 2025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行

字体:

  新华网哈尔滨8月2日电(记者 徐宁)在辽阔的中国经济版图中,县域是发展的基本单元,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底盘”。

  8月2日,作为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的平行论坛,2025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论坛暨《300秒看家乡》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政府、企业、学界人士齐聚冰城,开启一场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对话。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让深藏于阡陌之间的“特色”转化为创新发展的“亮色”?如何让“小而美”的县域产业实现“大而强”的 “蝶变跃升”?绿色低碳引领下,如何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奔县游”热潮中,文旅“流量”何以转化为发展“增量”?

  在夏日“尔滨”举办的这场盛会,试图为县域产业发展探寻路径、寻找答案。

2025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论坛暨《300秒看家乡》研讨会现场

  聚势谋远 县域发展动能澎湃

  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但同时,县域特色产业在发展中仍面临转型升级阵痛、品牌影响力不足、资源要素整合效能不高等诸多挑战。

  “让县域经济在新一轮发展中焕发蓬勃生机,正是本次论坛举办的初衷。”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介绍说,本次论坛将聚焦三方面问题:一是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二是树立产业升级新标杆。三是讲好家乡品牌新故事。“新华网作为新型数智化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互联网全球传播与服务平台,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关注县域发展,深入挖掘特色亮点,搭建更广阔合作平台,努力做好县域故事的讲述者、资源要素的链接者、产业发展的助推者,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特色产业打造县域品牌,是县域经济振兴的关键路径。

  “肉类产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规模巨大。”世界肉类组织副主席、中国肉类协会会长陈伟在致辞中表示,从产量来看,2024年中国肉类总产量9780万吨,占全球肉类产量四分之一以上。随着消费者对肉类安全、品质、风味、健康要求的提高,特色肉、品牌肉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围绕特色、品牌谋发展创效益是肉类产业提升的重要方向。

  烟火升腾,餐饮住宿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中国饭店协会资深会长韩明表示,在餐饮方面,2024年我国餐饮收入为5.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协会根据全国300余个地级市已公开的餐饮收入数据测算,二线以下城市2024年餐饮增速约为6%,超过全国水平;同时据相关平台测算,2024年我国食材采购市场规模将近2万亿,且规模有望继续扩大,加上当前消费者对于特色、健康食材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农副产品的采销提供了更多机遇。

  文旅融合 激活县域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县域文旅频频出圈。“县域文旅热”的兴起,不仅是我国文旅产业的一场变革,还打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窗口。

  如何抢抓县域旅游风口,打开增长空间?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副所长陶从瑞分享了三个关键路径:一是推动县域旅游向深度体验转型;二是打造特色县域旅游产品和服务;三是将民宿作为县域旅游发展切入点。“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承担着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职能,希望与大家共同发力,共同促进县域旅游发展。”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作家阿成强调,“当前,发展县域经济仍然需要‘故事力。”

  他举例说,北京的老都一处、哈尔滨的老仁义等老字号都在讲属于自己的故事。因为这些好看、又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可以助力事业发展,同时也满足八方来客的文化需求。

  论坛上,新华出版社社长匡乐成宣布将推出《乡脉:从泥土到云端》系列图书,通过出版创新助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他介绍,《乡脉:从泥土到云端》的诞生,与新华网 《300 秒看家乡》栏目紧密相连。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全方位展现县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发展活力。

  “一业兴百业旺”,越来越多地方将文旅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君宇故里 山水娄烦”。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武鹏表示,娄烦县将围绕“建设绿色发展新高地、乡村振兴活力县、休闲康养度假区”的目标,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轶表示,涞源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将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持续擦亮“21℃的夏天”金字招牌,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加快构建具有涞源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因地制宜 做好“强产业”大文章

  产业强,则县域兴。放眼各地,一座座县域小城深挖资源禀赋,壮大特色优势,走出跃升之路,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人民政府县长姜辛辛介绍,随县在香菇、香稻、油茶三大产业上展现出强劲实力与独特优势。其中,香菇形成的全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东北,各地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迈出转型升级的坚定步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人民政府县长许晓飞说,克东已初步构建“乳豆水肉菜+新能源”的“5+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飞鹤乳业总部带动20家上下游乳企集聚发展;山东禹王集团建成全省最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生产基地;克东腐乳以独特的“微球菌”工艺畅销全国。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人民政府县长程显峰表示,依托16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桦南大米”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此同时,全县紫苏年产量超8000吨,占全国同类产品三分之一。

  铁岭市银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军介绍,当地积极抢占“风光氢储”新赛道,在单体叶片生产、绿氢、绿电产业园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在辽宁省绿色发展中跑出加速度。​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维权说,法库通过培育“陶瓷及新材料、通航及无人机、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及储能、高品质文体旅、全域电商”6大产业集群,成功跻身“东北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十强”。

  谈及德化县“中国白·德化瓷”的产业发展经验,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世兴总结为四点:一是政策要素护航,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二是开拓全面市场,多元布局发展;三是推进转型升级,铸就核心竞争力;四是陶瓷文化出海,加速提升软实力。

  作为冀中南平原传统农业县,新河县如何实现跨越?新河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立鸿指出,该县以珍稀食用菌产业为抓手,积极构建富民产业新格局,全产业链条带动总产值可达5亿元。

  在数字经济领域,黑龙江起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时凤轩指出,直播电商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公司深度服务了黑龙江3000+地方品牌商家,2024年全口径销售额达29亿。”

《乡脉:从泥土到云端》系列图书启动仪式。

《此廿共山河:100样绿色家乡,同一个发展底色》大型融媒体活动启动仪式。

  论坛上,《乡脉:从泥土到云端》系列图书和《此廿共山河:100样绿色家乡,同一个发展底色》大型融媒体活动正式启动。

  8月2日至4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联合主办,哈尔滨会展博览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在哈尔滨举行。作为年会平行论坛,2025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论坛暨《300秒看家乡》研讨会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新华出版社联合主办,旨在汇聚政府、企业、学界、媒体等多方智慧,共同探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与新动能。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