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AI赋能剪纸文化生命力,敲响数字时代的非遗新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3/27 17:12:41
来源:新华网

烟台高新区:AI赋能剪纸文化生命力,敲响数字时代的非遗新声

字体:

  在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浪潮中,烟台高新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以“内容+科技+融合创新”的方式,全新诠释非遗剪纸文化,成功研发出全国首个Deep Seek私有化部署的生成式剪纸产品-剪艺图灵。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手段在推动剪纸艺术传承发展中的巨大潜力,让古老的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剪艺图灵”开创非遗数字化创作新范式

  眼下,AIGC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而剪纸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也在时代的舞台上逐渐绽放光彩。为了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提升文化素养与美育能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携手组建起一支队伍。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创作出一款极具创新性的程序——“剪艺图灵”。

  在实训中心内,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高晓燕通过“剪艺图灵”向记者们进行演示。只见她输入简单的文字,比如花、鸟、山、水等,短短片刻,一幅精美绝伦的剪纸图样便在下方生成。高院长介绍道:“生成图样后,我们便可以直接下载打印,然后进行自己的剪纸创作了。”这一便捷的操作流程,极大地降低了剪纸创作的门槛。

  然而,从最初想法的提出到最终产品的落地实践。团队在这一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棘手的技术难题。一方面,海量剪纸作品的数字化采集困难,面临着各异的传统剪纸难以收录、拍摄易产生色彩不均等问题;另一方面,AI模型对于剪纸复杂特征的学习能力存在明显不足,难以精准捕捉剪纸艺术中独特的线条、图案及风格特点。但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团队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专业的技术能力,逐一攻克了这些技术难关,成功让千年剪纸艺术在数字时代重焕生机。

  二、“剪艺图灵”让千年手艺在屏幕里“活”起来

  “以往若请剪纸大师设计一款剪纸作品,可能需要花费上千元。”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高晓燕老师在谈及当下非遗剪纸文化传播困境时,言语中满是感慨。在传统的剪纸艺术领域,寻求专业技艺制作往往伴随着高昂的成本。然而,即便投入如此不菲的费用,也未必能精准契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剪纸创作工艺极为繁杂,从前期的构思、绘图,再到后期的剪制,每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这就导致剪纸工匠们在面对众多客户时,难以对每位客户的独特需求进行细致入微地回应。高昂的成本与难以满足的个性化需求,如同两座大山,使得很多人对剪纸艺术望而却步。

  不过,生成式剪纸技术的问世,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AI技术的应用让剪纸制作变得更加平民化。无论是毫无经验的初学者,还是满怀热情的剪纸爱好者,如今都能借助“剪艺图灵”轻松上手,自由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当老艺人手中的剪刀与程序员的代码相互碰撞融合,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真正的传承从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每个时代都在纸上留下心跳。

  未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将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模式,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用AI技术激活中华传统非遗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纠错】 【责任编辑:郭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