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湘江新区观音港社区,一套以党建为“领航针”、民心为“同心线”的“1345”工作法正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人本化发展。该工作法聚焦组织建设、模式创新与服务优化,有效激活社区治理活力,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画卷。
红音港领航 构建共建新格局
社区构建“1+2+N”党建工作体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枢纽,打造“和美议事厅”民主协商平台与“红色技能矩阵”服务平台,联动网格党组织、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多元力量攥指成拳、协同发力。通过“片组邻”三长联动机制,推选党员骨干担任邻长,打造“党员中心户”示范标杆,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网络。“和美议事厅”聚焦民生痛点,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红色技能矩阵”整合专业资源,提供精准化、多元化居民服务,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实效。
推动三大转变 激活治理新动能
观音港社区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的转变,联合企业、院校组建“社企公益服务联盟”,形成治理合力;服务方式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服务”,依托“群众点单、组织派单、邻长接单、群众评单”机制,精准解决民生难题;治理理念从“管理为主”深化为“治理为重”,建立“社区+律师+物业”三方调解机制,成功化解多起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
突出特色四大亮点 打造特色金名片
以“1+2+N”工作矩阵为支撑,厚植社区文化底蕴,常态化开展公益集市、经典诵读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氛围;“社企聚能”通过招聘会、技能培训促进居民就业,整合多方资源开展便民服务;“关爱暖心”创新“党建+智慧养老”,为老人提供健康筛查与心理关怀,“雷锋超市”搭建爱心循环平台;“童趣育苗”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开展亲子阅读、安全教育、非遗传承等活动,护航青少年成长。
多维赋能 提质增效强根基
组织赋能强化“红色邻长”制度,实现民生问题快速响应;资源赋能整合多方力量,推动便民服务覆盖社区;数字赋能构建智慧养老体系,守护老年人安全;文化赋能营造书香社区,提升居民精神素养;机制赋能实行“三色销账”管理,确保群众诉求件件落实。多维度协同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观音港社区以“1345”工作法为路径,站稳人民立场,凝聚共建合力,持续夯实基层善治基础,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经验。(刘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