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历城区按照“两不、两合、两下沉”工作思路和“五有”建设标准,坚持系统化谋划、全域化建设、项目化推进、常态化开展,扎实推进城市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努力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小资源整合,让阵地强起来
坚持从分层推进到分类指导,把全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行分类建设。对于基础好的阵地,“打造样板、复制推进、逐步提升”。针对基础差的阵地,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着力打造分散式阵地,把文明实践搬到田间地头、广场公园、街头巷尾。
由此,打造了郭店虞山、鲍山等6处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南全福、华山姬家等375处文明实践主题广场,建设文明实践基地10处,建立文明实践驿站26个。截至目前,全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达标率100%,全区共有省级示范所(站)14个、市级示范所(站)7个、区级示范所(站)113个。
小力量聚合,让队伍活起来
历城区充分挖掘身边群众资源,把乡土专家、民间艺人、当地百姓名嘴、村庄乡贤、道德模范等汇聚起来,同时充分发挥驻地高校和190个区直部门力量,打造起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
历城区把文明实践拓展到物业行业和社会组织,成立了60多物业企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4家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全区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推动形成全区“1+4+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截至目前,历城全区共注册志愿者17.72万人、志愿服务队1580支,2023年度志愿服务总时长达到153万小时。按照“所2人,站1人”的要求,成立385人的文明实践专管员队伍,举办文明实践论坛、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学习考察,干部队伍业务素养不断提高。
小工作结合,让活动亮起来
历城区芦南村地处济南市历城区最南端,背靠济南南部山区的绵延群山,位置偏僻。为方便老人生活,芦南村在村里的快乐志愿服务站开设了“四角”服务,即缝纫角、健康角、理发角、爱心角。
历城精准研判,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事。持续开展“十进万家”“我们的节日”“爱心集市”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打造了“四角”“微服务110·10个我来帮”、快乐学堂、“马上救到”应急救护等20余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其中,理发角、缝纫角、健康角、爱心角“四角”建设品牌已累计服务群众52.4万人次,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同时,历城区将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文明单位创建,组织辖区文明单位开展了“文明实践我带头、四角共建在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爱心义购”“我为创城添分力”等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文明创建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
小机制融合,让运行优起来
历城区健全三级组织设置,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据了解,为加强文明实践工作组织协调,历城建立了500人的历城区文明实践工作联络群,编印了2000余人的文明实践工作通讯录,构建起“上通下达”的信息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嘉许奖励机制,积极开展文明积分回馈活动。在考核机制上,主攻常态化,出台《历城区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办法》,建立培训+考核的工作机制,打造了“线上+线下”文明实践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