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樟树市聚焦项目建设“签约不落地、落地不开工、开工马拉松”难点、堵点,探索创新从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全生命周期推进新模式,努力实现全市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投产见效。
搭建“一门通办”招引平台,实现项目落地“只进一门”
樟树市整合资源,前移关口,建立统一受理、联合论证、分口对接、全程跟踪的招商安商模式。在全省首创成立招商服务中心,依托“中药产业大脑”“一键入园”“不见面招商”等智能招商媒介,打通项目信息收集——对接——转办——洽谈——论证——联审全流程办理通道。创新项目“联审联验、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组建项目联审专班,定期进行联审,在项目对接洽谈过程中紧密融入,同步开展产业政策、环境容量、用地需求、规划许可、投资强度、财税收益等评估,确保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1周内完成考察并提交联审,加速项目落地。
探索数字化审批模式,推动项目建设“计日程功”
樟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工程建设数字化审批,精准梳理项目“全生命周期”122项服务事项清单,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施工许可办理等事项归并精简,改多部门“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全市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限由17个工作日缩减为6个工作日,“两高”项目3天内完成论证,优化建筑许可审批流程和环节,申请材料由原来的238个减少至147个。变“项目方跑腿”为“数据跑路”,探索应用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采取网上补正材料、网上下载批文批复,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批复,达到“零见面、零材料、零成本”三零目标。优化建设项目工程审批一体化申请和办理流程,通过精确项目评审费、会务费等费用范围、统一标准和“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同步审查、同期审批”,避免企业重复申请、两次办理的问题,减少项目审批材料反复印刷成本,实现“事项进目录、审查集中办、部门获减负、企业得红利”的改革。
建立“两端奔赴”服务机制,让项目更快“开花结果”
樟树市持续推进项目端、政府端同步发力,塑造双向激励效应,以项目建设时间为轴,推行企业自行承诺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和投产时间的报备制度,对项目开工、竣工、试产、投产、达产等事项制定时间表,压实项目端责任。建立药都政企会客厅机制,持续提升项目诉求办理体验。开设“一窗受理”专窗,建立起政策兑现事项“接件一平台、审批一队伍、全市一盘棋”格局,建立产业链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平台,提供菜单式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服务。打造“区政合一”管理体系,探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模式,建立“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提速优服务”新型工业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张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