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石门县壶瓶山镇杨家坪村的村部下车,不远处可以看见一个农家客栈,名为“柳园农庄”,农庄立在公路旁,很是醒目。
柳园农庄的老板饶弟科,80后。十几年前,他也曾到广东去打工。回乡后先是在镇上开了家电脑店。因为朋友想来壶瓶山玩,就请他在镇上代为定住宿餐饮,久而久之,有朋友劝他,何不自己开一家客栈?2018年,一番考虑后,他就拆了老宅,新盖了楼房,取名“柳园农庄”。一楼做餐饮,二三楼住宿,四楼自己住。又在农庄后面开辟了菜园、猪栏和鸡圈。一年四季,蔬菜、鸡蛋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2020年因自然灾害原因,生意中断了,但今年开始,农庄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前来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周末更是生意火爆,住宿餐饮都需要预订。
饶弟科回乡后一边创业一边帮村里做事,他曾被选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到县里参加学习。后来,当上了村里的辅警,负责管理村里的治安,并被选为杨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作为村委会成员要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因此,柳园农庄的事务他基本上交给自己的妻子去打理,更多的时候他都在为村民的事情奔波。
在杨家坪村,先致富的不止饶弟科一人,在常德市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民们种上了茶叶,槠叶齐是杨家坪村的主要茶叶树种,近年来,又引进了黄金茶的树苗,把鲜叶采摘的时间拉长,从而更好地发展茶叶种植和生产。与此同时,作为常德市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重要成员——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的三名驻村干部,还联系了高山蔬菜、腌菜和腊肉、葛粉等土特产的销路,鼓励村民们养猪、种菜,为山外的人们提供绿色食品,打通让杨家坪村走向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要致富,先修路”。壶大公路以前坑坑洼洼,汽车驶过掀起漫天灰尘。坐在车里的人如同坐过山车一样,再加上山路崎岖,苦不堪言。2017年,在石门县委县政府与石门县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壶大公路改成了柏油路,平整方便,有双向车道便于过往车辆会车,由此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
如今的杨家坪村,蓝天碧水,清澈的渫水从村子中间流过,常德卷烟厂负责修建的“芙蓉幸福桥”连接了渫水两岸,孩子们正欢快地从桥上跑过。山坡高处,茶园一片葱茏,玉米叶在风的吹动下迎风招展。近处,高山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瓜果长势喜人。村民们或在菜园劳作,或在翻晒自家屋场上的土豆、玉米等农产品。“柳园农庄”里炊烟四起。(邓朝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