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区加快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 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新华网
2022 10/10 09:25:32
来源:新华网

上海金山区加快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 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字体:

上海市金山区委书记刘健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徐宁 王若宇)近日,上海市金山区委书记刘健做客新华网访谈间,围绕金山区如何落实“南北转型”战略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度交流。刘健表示,“南北转型”是上海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命题,金山区将紧抓机遇,狠抓落实,动员全区上下紧扣转型发展主线,全力塑造金山新形象。

  抢抓“南北转型”发展机遇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作为“南北转型”的重要高地,金山区把“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作为发展主线,努力在转型升级中提升发展能级。

华东无人机基地

  “‘南北转型’战略要求,既是市委对金山的战略定位,也是金山的现实需要。”刘健说,金山落实“南北转型”战略,将主要围绕“四个三”来展开。

  一是把抢抓“三个机遇”作为重大加持。主动融入国家和上海市发展大局,要抢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南北转型”战略这三个与金山密切相关的战略机遇。

  二是把推进“三个转型”作为战略定位。“南北转型”重在转型升级,在整体转型过程当中,要聚焦产业转型、空间转型、治理转型,走出一条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全面统筹空间转型、治理转型的新路子。

  三是把打造“两区一堡”作为战略目标。努力成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上海建筑科学院

  四是把建设“三个湾区”作为战略愿景。持续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建设开放创新智慧的活力湾区、绿色低碳清洁的美丽湾区、文明宜居温馨的幸福湾区。

  “‘四个三’是有机统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中,‘三个转型’是战略定位,是‘四个三’的重中之重。”刘健说。就“三个转型”来说,产业转型具有先导效应,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所在。一方面,产业发展要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需要综合考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着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关系到社会治理的对象,与治理转型息息相关。

  围绕“三个转型”全面发力

  今年,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南北转型”“1+1+2”政策体系,对金山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

长三角路演中心

  “‘三个转型’是金山在转型发展当中的重中之重,其路径和目标十分清晰。”刘健说。

  在产业转型上,金山重点聚焦“1+4+3”等重点领域,重塑大中小三重产业结构,从而实现区域发展动能转换。

  具体而言,一是聚焦小结构,围绕化工产业做优存量。所谓“小结构”,就是从化工的产业链上下游出发,重塑化工产业结构,全力往下游走。二是聚焦中结构,围绕二次产业做大增量。所谓“中结构”,就是立足制造业大区的发展定位,聚焦二产做大新兴产业。重点是大力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四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型显示、无人机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三是聚焦大结构,围绕三次产业做活变量。加快提升三产发展能级,“十四五”期间,重点做好科创赋能、数字赋能、文旅赋能。

  “在空间转型上,金山聚焦‘2+3+4’重点事项,统筹推动外部、内部空间布局重塑,做实上海西南门户的节点功能,促进更多要素资源在金山高度集聚、高效配置、高能增值。”刘健说。

高新区金水湖产业社区

  一是在对外联动通道上,构建南北两个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实现由“末梢”向“节点”转变;二是在对外联动对象上,加快实现从承接上海市区的单向辐射向对接长三角的双向赋能转变;三是在内部空间布局上,按照“功能凸显、错位发展、组团联动、相互赋能”的原则,加快打造南部片区、北部片区、东部片区、中部片区四大片区组团式发展格局。

  在治理转型上,刘健指出,金山要牢牢把握“人”这个核心,不断提高治理服务对象的感受度和体验度,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坚持把守牢安全底线摆在首位,尤其是要把生态安全和生产安全这两条底线紧紧守住;二是坚持把提升民生品质落到实处,加快教育、卫生、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努力使城市的治理能够形成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局面。

  “金山是一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的地方。”刘健表示,金山区将牢牢抓住这次重大政策窗口期,全面推动转型新发展,全力塑造城市新形象,让金山这座城市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有实力。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萍】